【返回首页】
早在上个世纪就曾被提及。1991年,美国经济学家Ian Ayres的一项研究发现:白人女性购买同款新车的费用比白人男性高出40%。此前,纽约消费者事务部的调查报告显示,女性衣服售价平均比男性贵8%,护理用品价格相对高出13%,像洗发水、护发素、沐浴露等原材料到制作流程基本一致的工业化产品,分别贴上了“女性专用”或是“男性专用”的标签,售价就出现了差距。
豆瓣上存在这样一个小组:粉红税抵制者联盟。已经集结了2万多名用户,小组简介里写道:“女孩子才不是无良商家的羊毛,拒绝被割”。
其中有多篇帖子向女性介绍辨析不同商品门类中的“粉红税”,如《电竞女孩的一些粉红税》中,详细介绍了部分品牌电竞系列产品在配色和款式方面的价格差异。还有人发布了《粉红税清单》,其中罗列了容易产生“粉红税”的产品,以及在网购时该如何搜索避开“粉红税”,如“化妆刷筒”改为“笔筒”、“化妆包”改为“旅行收纳包”。
来自杭州的女生可可(化名)告诉澎湃新闻,自己一直在尝试抵制“粉红税”,但防不胜防,“我第一次感受到‘粉红税’是给男友买白T恤,我们是在一家店买的,给他买了男士XL码,我买了女士M码,我比他的贵20元,但到手发现材质、版型一模一样,而且我的还小一点。”可可说,此后自己再购买中性风的衣服,都会在后面加上“男”的字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