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返回首页】
电商平台以低价策略攻入图书市场,深受用户追捧:消费者可以更便宜、更方便地买到心仪的图书;平台能够用“鲶鱼”之姿切入市场,树立低价心智,抢占市场份额;出版社也拓宽了用户渠道……薄利多销似乎意味着多方共赢。
2013年,多家出版机构就曾发布声明,抵制“低于销售价格向市场倾销图书的行为”——虽然没有具体点名,但外界均将矛头指向电商平台。低价和折扣在电商市场依然有说服力,但为了提供更有“诱惑力”的折扣,图书定价在一路走高,为消费者所诟病。近年来,图书零售市场整体下行。出版社和平台的相互成就,逐渐变成了撕破脸皮。读者、出版社、平台……都被卷入漩涡之中。
“我觉得从上到下好多人是迷茫且尬在这里的,没办法,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做。行业走到了一个没有先例可以参考、借鉴的地方了。”,潘婷婷表示,出版社可以出售版号和固定资产收益,自己做书也比较少,虽然不赚钱,但不太可能“死掉”。但是:图书公司背着版权成本、制作成本和营销成本,其实是出血比较狠的。“感觉可能要一批图书公司‘祭天’,拿血和钱摸出一条路来。”
据《第一财经》报道,对于联合声明,上海译文出版社营销编辑表示,出版行业近年来打折情况很多,不少新书上市就打5折,到了618、双11等大促几乎没有利润。从生产端看,书本成本包括版权引进、翻译、编辑、校对、印务纸张、发行成本、物流等,难以降本,没有利润的促销相当于釜底抽薪。
据央广网2011年报道,当年儿童节前,京东商城打出了“全部少儿图书四折封顶”的促销广告,引发了全国24家少儿出版社发表联合声明抗议。随后,当当网和卓越亚马逊也分别以3.9折和5.5折封顶加入低价的行列。大家各执一词,剑拔弩张。
有人认为,在图书的成本中,直接成本包括印制成本加上版税,大约占售价的30%,间接管理成本大约是15%,由此,一本书的最低成本是45%。一般发给书店和经销商的折扣是六折,毛利率也只有15%左右,而退货和残破书也由出版社来担负损失。4折类的促销折扣是低于成本价实现的,这对于出版企业,以及占图书销售渠道80%左右的传统渠道商是极其不利的,